高分子人工血管材料大鼠肌肉内的急性期反应
【出 处】:
【作 者】:
【摘 要】本实验研究临床常用的几种人造血管生物材料在大鼠体内引起的急性期组织反应,并与自主研发的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Silk fibroin—polyurethane(1:1),SF—PU(1:1))材料相比较,以期找出组织相容性最佳的材料。将涤纶(Dacron)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rafluoroethylene,e-PTFE)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以及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F-Pu(1:1))埋植入大鼠肌肉内,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局部组织反应实验、局部组织切片染色、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几种材料对大鼠的局部及全身影响,研究比较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涤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其余各组材料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较轻,且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涤纶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组织相容性最差,所研发的SF—PU(1:1)材料及另两种临床上常用的e-PTFE材料和Pu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尤以SF—PU(1:1)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好,结合SF-PU(1:1)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制方面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相关热词搜索: 丝素蛋白 聚氨酯 涤纶 膨化聚四氟乙烯 人工血管 组织相容性
上一篇:CHO工程细胞无血清悬浮分批培养的生长代谢特征及动力学模型
下一篇:《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代谢工程”专刊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