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18年“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报名通知
2017-10-10 15:48: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微生物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本简章仅适用于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硕转博考生、直博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不适用于本简章,报考事宜请直接咨询我所研招办。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申请-考核”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8. 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必须取得现所在单位人事主管部门签字及盖章的书面许可(附件3)。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SCI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不含共同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五)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六)我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脱产学习博士生。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报考单位和导师说明。
三、报名(邮件报名、网上报名缺一不可)
1、报名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12月27日。
2、查看以下我所2018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目录,只有目录备注信息中显示招收统招生的招生导师才可以报考。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微生物学 |
|||||
|
|
|
21 |
|
|
1 |
酿酒酵母分子进化和发酵微生物组 |
白逢彦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2 |
真菌系统与进化生物学 |
蔡磊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3 |
古菌RNA代谢及其转录后调控/细菌抗氧胁迫的分子机制 |
东秀珠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及硕转博生,不招统招生 |
4 |
食药用菌生物学 |
董彩虹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5 |
基于微液滴技术的单细胞、单分子高通量分析分选技术与微生物组学应用 |
杜文斌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6 |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大数据挖掘研究 | 冯婕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7 |
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功能 |
郭良栋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8 |
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及抗真菌药物研发 |
黄广华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9 |
放线菌系统演化与生态功能 |
黄英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0 |
代谢工程与固碳生物技术 |
李寅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1 |
药用真菌药用活性物质发现/生物合成与新药研发 |
刘宏伟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2 |
微生物对芳烃化合物的趋化、代谢及调控机制 |
刘双江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3 |
流感病毒复制的调控机制/抗病毒药物研发 |
刘文军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14 |
基于组学的真菌进化生物学 |
刘杏忠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15 |
环境微生物技术 |
刘志培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6 |
群体感应反馈调控机制 |
马旅雁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7 |
极端环境微生物/合成微生物学 |
马延和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8 |
微生物系统代谢工程 |
于波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9 |
肉座菌类真菌可利用性的基础研究 |
庄文颖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遗传学 |
|||||
|
|
|
22 |
|
|
1 |
微生物药物资源挖掘及其生物合成研究 |
陈义华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2 |
植物与病原互作/植物病毒-昆虫介体-植物宿主互作 |
方荣祥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3 |
单分子单细胞生物化学 |
付钰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4 |
植物RNA沉默和植物-病原的相互作用 |
郭惠珊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5 |
酵母菌分子遗传学及生理代谢工程 |
何秀萍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6 |
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细胞机制 |
孔照胜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7 |
微生物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
李少杰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8 |
微生物重要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
刘钢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9 |
植物先天免疫及蛋白组学 |
刘俊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0 |
合成生物学/人工生命设计 |
娄春波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1 |
病原细菌识别寄主分子机制 |
钱韦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硕转博1,招1名统招生 |
12 |
植物免疫及生物技术 |
邱金龙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3 |
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数据分析 |
王军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4 |
真核病原菌社会行为分子调控与致病机制 |
王琳淇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5 |
微生物的代谢工程与系统生物学研究 |
温廷益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6 |
极端古菌核酸免疫系统分子机制研究 |
向华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7 |
病毒-昆虫-宿主三者互作 |
叶健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8 |
乳酸菌益生分子机制 |
钟瑾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
|
|
13 |
|
|
1 |
酶基因高效分泌表达系统开发及酶催化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 |
董志扬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2 |
囊膜病毒与结构免疫学 |
高福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3 |
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环境适应机理 |
黄力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及硕转博生,不招统招生 |
4 |
病原微生物入侵机制与抗感染药物 |
李学兵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5 |
病毒与肿瘤免疫/疫苗与靶向药物研究 |
孟颂东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6 |
高价值化学品生物合成及蛋白质工程研究 |
唐双焱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7 |
全细胞催化/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 |
陶勇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8 |
新型工业酶催化反应设计 |
吴边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直博生1,招1名统招生 |
9 |
肿瘤治疗性抗体筛选及功能研究 |
严景华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硕转博,不招统招生 |
10 |
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 |
叶昕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11 |
真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合成生物学 |
尹文兵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免疫学 |
|||||
|
|
|
4 |
|
|
1 |
NK细胞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
方敏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2 |
抗感染免疫 |
张福萍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3 |
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
周旭宇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已招直博生,不招统招生 |
病原生物学 |
|||||
|
|
|
4 |
|
|
1 |
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
刘翠华 |
2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硕转博1,招1名统招生 |
2 |
病原感染调控/免疫识别与药物研发 |
施一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3 |
采用现代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人体微生物组与重大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朱宝利 |
1 |
《微生物学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招统招生 |
3、填写附件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考“申请-考核”制申请表》。
其中,主要科研经历简介不少于2000字,主要研究成果要突出重点,攻读博士科研计划应突出创新性。
4、准备以下材料,将上述附件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考“申请-考核”制申请表》与以下材料按照下述1-8的顺序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pdf文件。该pdf文件的名称应为“2018申请考核博士报名-报考导师1姓名-报考导师2姓名-本人姓名”(关于如何将1-8各类材料合并成为一个pdf文件,请自行上网查阅或请教他人)
(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考“申请-考核”制申请表》(附件1)
(2)两封专家推荐信(专家为教授职称及以上)(附件2)
(3)本科成绩单
(4)硕士成绩单
(5)发表文章全文的复印件
(6)申请专利的复印件
(7)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8)往届硕士: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
应届硕士:A、硕士学生证复印件(有姓名、专业、入学日期、院系的页面);B、学校或学院出具的加盖公章的能在2018年8月前毕业且取得硕士学位证的证明书。
5、将上述pdf文件发送至enroll@im.ac.cn,邮件主题应为“2018申请考核博士报名-报考导师1姓名-报考导师2姓名-本人姓名”,同时,将pdf文件也邮件发送给自己申请的导师1及导师2。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27日,过期不再接受报名。
6、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上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为http://admission.ucas.ac.cn,开网及报名时间为2017年12月12日-2018年1月12日)
四、审核
审核在微生物所博士招考“申请-考核”制工作小组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包括形式审核和学术审核两部分。
(一)形式审核
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对申请材料进行真实性、完备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
(二)学术审核
由招生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学术审核。每个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员必须有不少于3名的博士生导师。学术审核重点审查考生的专家推荐书、学习成绩单、学位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报告、专利、获奖情况以及考生的科研经历、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全面衡量考生的能力和培养潜力,确定来所参加综合考核人员名单。参加综合考核人员名单预计将于2018年1月中旬在我所网页公布。
五、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一)笔试
由研究所统一组织,共3科,考试科目及试题形式如下:
《英语》 :百分制,考试时间90分钟,允许携带纸质词典。试题形式为英译中、英文描述题。其中,英译中,考生从六道题目中任选两道题目作答;英文描述题为必答题。
《微生物学综合》 :百分制,考试时间90分钟。涵盖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免疫、微生物生态、微生物系统及分类、微生物代谢等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技能。试题形式为简答、论述。本科目考生需从若干道题目中选择规定数量的题目作答。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百分制,考试时间90分钟。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的生化、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技能。试题形式为简答、论述。本科目考生需从若干道题目中选择规定数量的题目作答。
(二)面试
以考生用PPT进行报告(20分钟)及面试评委提问(10分钟)的形式进行。
1、考生报告:
报告内容:个人简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课题及成果,研究兴趣及对拟将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等。
评委从报告的条理性、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和评价。
2、评委提问考查专业知识
重点考查考生对本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考查考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考查考生的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对英语文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3、评委提问考察综合素质
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素质。针对考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来所综合考核的时间预计为2018年1月底,在所时间预计为2天半,具体日期及安排另行通知,请提前做好准备。
六、体检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
七、拟录取
研究所招生领导小组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结合政审和体检结果,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其中,考生综合成绩由学术审核成绩、笔试3科成绩、面试各项成绩加权构成。
八、公示与监督
拟录取的学生名单将在我所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结束后报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审核。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审核确定录取,发放录取批件,我所收到录取批件后,向考生发放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印制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对在博士“申请-审核”招考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情况者,一经查实,将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取消录取资格,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三年之内不得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对违规的导师,取消三年的招生资格。对情节严重的事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九、其他
1.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所不承担责任。
2、在博士“申请-考核”招考过程中,如遇争议或其他情况,由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裁定。本简章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国科大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4.如有其他疑问,可联系我所研招办,联系方式见下。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 编:100101
部 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韩老师
电 话:010-64807592
网 址:www.im.cas.cn
E-mail:enroll@im.ac.cn
上一篇:2017年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年会会议通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