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高福课题组在广谱性流感抗体中和机制研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
2015-08-01 12:01:07
由微生物所高福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发突发传染病与免疫学领域研究,近几年来在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病毒起源与进化、跨宿主感染机制、流感病毒的监测、检测与流行病学以及流感的药物研发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在流感病毒抗体研究中又有新的进展,7月2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该团队题为“一种交联结合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相邻单体的广谱人源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的文章。
频频暴发的季节性流感、偶发大规模流行性流感及感染人的动物源性流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威胁,流感疫苗及抗体的研发一直是科学关注的焦点。血凝素是流感病毒表面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糖蛋白,以同源三聚体形式存在,因其具有高免疫原性,常常作为疫苗的组成成份和中和抗体的靶标。为了应对流感病毒血凝素高变异性及各种亚型流感暴发的随机性,广谱性中和抗体及通用型疫苗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可作为流感防控的高效手段和储备药物。
该团队在2009 H1N1甲型流感感染康复病人中筛选到能广泛中和多种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包括2013年我国多个地区暴发的H7N9亚型)的单克隆抗体CT149,并在小鼠体内证实具有高效的保护性效果。该团队用晶体学方法解析了CT149与H3及H7亚型血凝素蛋白的复合物结构,从原子水平阐明了该抗体结合于血凝素蛋白茎部区,并且抗体轻链大面积参与结合,尤其抗体分子交联相邻两个血凝素单体的特殊结合模式,为寻找流感的通用治疗方法以及研制新型流感疫苗等提供了新线索。
上一篇: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就冠状病毒的跨种传播过程发表重要综述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