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召开
2015-07-23 16:49:45
论坛大会报告关注国内外热点和焦点问题。杨瑞馥研究员首先做了“埃博拉疫情防控及启示”的开场报告,探讨了埃博拉病毒的来源、流行情况以及我国研究人员在这次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随后,江苏省CDC朱凤才研究员以“埃博拉疫苗I期临床研究”为题,介绍了国内外埃博拉疫苗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何剑锋教授以“广东登革热疫情防控及启示”为题,介绍了广东登革热疫情爆发的原因、防控检测和防控启示。中国CDC传染病所阚飙研究员做了“流行病+实验室: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的准确度”的大会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提高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准确度,以及传染病防控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最后,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郭云昌研究员做了“食品安全病原菌监测网络的构建与实践”大会报告。
本次论坛分细菌、真菌、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检测与防控和病毒性疾病防控及检疫两个专题会场同时进行。各与会专家代表围绕“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这一主题,以专家报告和代表提问、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研讨,涉及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形态学、遗传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传染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新发和重大传染病及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的高通量筛查与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分子分型与溯源;重要和新发传染病的致病机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等问题以及传染病防控领域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各个领域。本次论坛共征集到50余篇文章,从中选出10篇优秀论文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本次论坛延续了其学术权威性高、会议内容丰富以及参会人员分布广泛等特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交流、相互启迪和深入探讨传染病防控领域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共同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次论坛议题集中、明确,代表提问开门见山,专家回答有的放矢,各会场讨论氛围热烈、友好,学术观点百花齐放。
上一篇:郭惠珊课题组在CMV非编码卫星RNA的起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全国首届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会议纪